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三叶草梁朋:如何将专利技术带“回家”,成就新冠疫苗黑马?


2022年,我们的城市仍然在沉重地呼吸着,一眼望去皆是看不到头的口罩。

 

疫情防控已然放宽,一时让老百姓感到无所适从,喜忧参半另一边,新冠疫苗研发企业也在加紧冲刺,12月4日至5日两天内四款新冠疫苗宣布获批紧急使用,还有多家企业竞速新冠治疗药物,与新冠毒株展开新一轮赛跑。

 

12月5日,三叶草生物传出了好消息,宣布旗下新冠疫苗SCB-2019(CpG1018/铝佐剂)经国家有关部门评估后被纳入紧急使用。12月14日,好消息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发文称,三叶草生物旗下的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被纳入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在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它背后核心专利技术的发明人——梁朋,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那么,他有着什么的传奇故事呢?

 

传承医药世家,发明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

 

从过往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大致窥得梁朋不凡的人生经历:科研创业两不误,缔造出令人赞叹的科研成果!

 

出生于医药世家的梁朋,是土生土长的四川成都人,父母都在川医工作。17岁时,他从成都市十二中考入北京大学,从小受父亲影响选择了生物系。1982年,他获得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后,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远赴美国深造。在美期间,梁朋先后获得了伊利诺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博士后、范德堡大学终身教授等诸多头衔。

 

据百度百科显示,梁朋在《科学》、《自然生物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癌症综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通报》和《酶学方法》等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的文献近70篇,其ISI引用率超过9000次。

 

最值得一提是,梁朋在哈佛大学癌症研究所做博士后时,师从美国前癌症研究协会主席帕迪教授,研发出了“基因差异显示技术”,该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后来相继获得几个国际大奖。1992年,他在波士顿成立GenHunter公司成功将该技术商业化。创业之后,他仍在科研路上深耕不辍,不久,他便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世界唯一一个能将蛋白质三聚体化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Trimer-Tag,可实现任何靶蛋白的三聚体化。此项研究发明,为他奠定了三叶草生物的过往与未来。 

 

回国创业,把专利技术带回“家”

 

在美国学习、生活了20多年后,46岁的梁朋带着在美国获得专利的蛋白质三聚体技术选择了回国发展,2007年在其家乡成都创办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 

 

“科学家们都有些崇高理想的。”这句话,用在三叶草生物创始人梁朋身上恰如其分。梁朋说,三叶草生物蕴藏了美好的意愿,在他看来,三叶草不仅形象地代表了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而且还有幸运之意。“我的初心就是用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发明将生命的希望和幸运带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 [1] 

 

经过13年发展,三叶草生物已经成为一家全球性临床试验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叶草公司吸引了梁朋博士、王晓东博士等多位中国医药顶级智库式人士的加入。

 

加诸在梁朋身上的无数标签中,梁朋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研发出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这项发明的伟大之处在于:利用其构建基因重组蛋白质三聚体融合蛋白,能够有效地靶向先前无成药性的信号通路及药物靶点,从而可以为数以百万计无法获得现代生物药品的病患者研发出革新性的生物靶向制药。[2] 

 

随着COVID-19的爆发,三叶草生物以首创的Trimer-Tag专利技术平台为支撑,开发COVID-19候选疫苗SCB-2019(“S-三聚体”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作为“新冠疫苗黑马”其成色如何?据最新公开研究显示,三叶草SCB-2019作为异源加强针相较于灭活疫苗表现更优,针对全球主导的奥密克戎BA.5变异株亚型具有强劲的中和作用。同时相较于未接种疫苗的受感染家庭成员的家庭,接种过SCB-2019受感染的家庭成员,其家庭接触者感染新冠的可能性降低了84%。目前,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已纳入纳入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关键词:

三叶草

氟康唑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 氯唑沙宗片

相关新闻


诺诚健华奥布替尼联合Tafasitamab和来那度胺在中国获批II期临床

从诺诚健华INNOCARE微信公众号获悉,诺诚健华昨日宣布,奥布替尼(宜诺凯®)联合tafasitamab (Minjuvi®)和来那度胺已在中国获批开展单臂、开放标签、多队列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其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复星凯特FKC889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复星凯特微信公众号12月21日晚间发文公告(如下): 2022年12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经审查


500亿美元自免药物市场,PROTAC能否分得一杯羹?

日前,赛诺菲宣布其21.5亿美元从Kymera公司买入的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IRAK4降解药物在临床一期实验中获得积极结果,特别是之前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忧暂时告一段落。明年将进行KT-474的临床二期实验。